嘉陵江畔,红岩精神永流传;沙磁大地,军民情深谱新章。作为驻军大区、兵员大区的沙坪坝,以连续七届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的骄人成绩,在新时代双拥工作中交出了优异答卷。九游娱乐平台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军民团结的深情,每一个角落都闪耀着双拥共建的光芒。
红岩精神浸润的沙坪坝大地,始终高擎双拥工作的思想火炬。区委、区政府将双拥工作作为“永不竣工的政治工程”,建立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创新推出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机制。四年来累计投入4.67亿元专项资金,解决79个议军议题,为驻区部队新建营房、训练基地等设施。驻区武警某部官兵搬入现代化新营区时感慨:“从机动下穿道到卫生列车专线,从智能指挥系统到战备训练场,第二故乡的支持让我们倍感温暖。”
全国首创的军地合署办公退役军人服务大厅里,“一窗通办”服务让办事效率提升60%;183个三级服务中心实现全域覆盖,100余名专职“红岩为军服务保障员”奔走一线年开年之初,沙坪坝双拥经验亮相全国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座谈会,成为新时代双拥工作的鲜活样本。
在三峡广场双拥商圈,1150家拥军商户挂牌服务;轨道交通站点变身双拥宣传窗口,日均10万人次感受双拥文化;29处红色遗址中,“老战士宣讲团”每年开展国防教育200余场。这座城市用行动诠释:尊崇军人不应只是口号,更要成为城市基因。
创新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生态圈”,20家军创企业茁壮成长;开设社区就业“直通车”,160名退役军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军娃托管站”每年解决40余名军人子女课后照料难题。在川渝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上,千余岗位虚位以待,退役军人唐香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见证着从“战场”到“职场”的温暖转身。
“三后”问题是检验双拥成色的试金石。沙坪坝区创新建立“保障机制”:为2000名军人子女开辟入学绿色通道,实现教育优待覆盖率100%;开发“军属技能提升工程”,1300余人次通过培训掌握新技能;打造军地情缘工作室,促成22对军地良缘。在青木关镇“军属创业街”,军嫂李娟的烘焙坊日均营业额突破万元,她动情地说:“从店面选址到技术培训,政府全程护航,让我们感受到尊崇的分量。”
细微之处见真情:医院里“军人专用通道”、景区里的“退役军人优先”标识、交通枢纽双拥宣传屏,让尊崇看得见摸得着。驻军医院与地方医疗机构结成医联体,年服务军民3万余人次;“退役军人家庭关爱基金”惠及500余家庭,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温暖军心。
在歌乐山上的开心农场,驻地部队共建的智能大棚里,新培育的脆桃挂满枝头;在助力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官兵们挥汗如雨参与定点帮扶;在新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兵儿子”们定期为孤寡老人理发修甲......这些动人场景,正是沙坪坝军民双向奔赴的生动注脚。
数据见证担当:驻区部队开展“人民军医树形象”系列义诊巡诊,惠及群众100万余人,开设化疗药物输注、眼健康绿色通道等服务,每年惠及居民3万余人次。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制定“一户一策”定点帮扶优抚对象,每年投入乡村振兴专项基金50万元,消费扶贫10万元。先后投入300余万元支持村社便民服务设施升级改造、文化环境改善、教育条件提升、医疗设备更新,真正实现了“生产力”与“战斗力”的共生共长。
七连冠的辉煌背后,是几十载初心不改的双拥传承。从战火纷飞年代的生死与共,九游娱乐平台到和平岁月的携手同行,沙坪坝军民始终心连心、肩并肩。如今,这座承载着红岩精神的城市,正以更高标准推进双拥工作创新,奋力谱写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的壮丽篇章。
人民网重庆4月24日电 (刘政宁、姚於)日前,作为中意文化交流年的重磅活动之一,意大利原版音乐剧《神曲》全国巡演首站主演见面会在重庆大剧院举行。该音乐剧将于4月25日至26日在重庆大剧院连演2场,后续还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巡演。…
绵延巍峨的乌蒙山下,全长16.26公里的渝昆高铁昭通隧道正在艰难中掘进。因为它穿越了18套地层与2条断裂带,集岩溶、断层破碎带、高地应力、膨胀土、高瓦斯和长距离煤系地层等不良地质问题于一体。…
在重庆市丰都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安胜余的办公室里,3把砸坏断裂的铁锤躺在书柜顶层,下方放着十几张泛黄破旧的《综合地层柱状剖面图》,不远处的窗台上还有着一顶晒褪色的草帽。 东方希望玻璃纤维项目配套工程石灰项目正在建设中。…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